发布日期:2025-04-12 21:42 点击次数:102
2025年2月27日股票配资如何选择配资平台,影石创新(Insta360)科创板IPO注册获批,成为本年度首家通过注册的企业。这家成立仅十年的深圳企业,凭借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的“双料冠军”地位,创造了净利润3年暴涨212%的奇迹。
然而,2025年4月9日,随着美国对华加征104%对等关税的落地,影石在美国市场每年十几亿的销售额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这家刚刚通过科创板注册的"全球全景相机之王",正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美国市场占比22%,关税大棒下恐会丧失美国市场。
这几天,安克创新、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大批依赖美国市场的消费电子上市公司股票大跌,弥漫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关税压力仍未真正散去。
这不禁让人发问:持续的关税战,究竟对Insta360这样的创新型硬件公司产生了多大的实际影响?它又该如何应对的?未来,Insta360以及类似的中国科技企业,又该如何在逆全球化的“新常态”下寻求生存与发展?
本文将尝试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结合影石创新的公司特性、中美关税战的现状以及招股书中的财务数据,为你描绘一幅Insta360在关税阴云下的“全景”突围图。
我们的核心观点是:关税无疑给Insta360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本压力和经营挑战,但其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灵活的市场策略以及全球化布局,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缓冲和反制手段。短期内,阵痛难免,但长期看,创新驱动和品牌价值将是其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关键所在。
图片
一、 Insta360:不止于惊艳,更在于硬核实力
要理解关税的影响,首先要理解Insta360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1、技术驱动的创新者: Insta360并非简单的硬件组装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光学和结构设计上的持续创新。从早期的手机配件式全景镜头,到ONE系列、GO系列、X系列等革命性产品,再到专业级的Titan、Pro系列,Insta360不断定义和刷新着全景影像的可能性。其FlowState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能力等,都是其技术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全球市场的领跑者: 根据影石创新的招股书,Insta360在全球运动相机和专业全景相机市场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显著。这意味着它的销售严重依赖全球市场,尤其是对新科技接受度高、消费能力强的发达国家市场,美国无疑是重中之重。
3、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 Insta360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于创造者(Creators)、运动爱好者和生活记录者的品牌。通过与极限运动员、旅游博主、影视制作团队的合作,以及活跃的线上社区运营,Insta360建立起了年轻、活力、专业的品牌形象,拥有较高的用户粘性和品牌溢价。
图片
4、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 根据之前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3年期间营收以68%的复合增速扩张至36.4亿元;盈利能力方面,影石创新归母净利润表现更优异,2017-2023年期间复合增速达126%,23年公司归母净利率提升至22.8%。健康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
理解了这些基本面,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关税对其造成的“杀伤力”以及它的“抗击打能力”。
二、关税之剑:美国104%关税的“核爆级”冲击
据影石创新的招股书显示,2021/2022/2023/2024H1美国销售收入分别为 26,549.28 万元、43,132.92 万元、90,347.05万元和 55,167.45 万元人民币,占比分别为 20.23%、21.46%、25.15%和 22.92%。美国区域收入22年至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分别为 62.46%、109.46%和 43.23%,保持较快增长。图片
根据招股书估算2024年全年影石创新在美国有12亿元左右的销售额,按照24年1~6月50.41%的毛利率和21.35%的净利润率,预计24年在美国净利润有2.56亿元左右。
2025年如果没有关税战,影石在美国市场应该有30%以上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对应约16亿元的销售收入和3.33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就算影石赶在4月9日104%关税生效前将未来一两个月的产品运到了美国,其今年下半年美国的销售额和净利润也将有较大的萎缩,进而可能导致2025年在美国市场损失近5亿元销售额和约1亿元净利润。图片
1. 价格竞争力坍塌
影石产品在美国的终端售价需覆盖关税成本。以旗舰产品Ace Pro 2(美国亚马逊售价399.99美元)为例,其出货到亚马逊的报关价预计是150美元左右,104%关税将使其成本增加156美元,若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售价将突破556美元——远超GoPro HERO13的399美元定价。
图片
价格的大幅上涨将直接导致市场份额流失,销量暴跌难以避免。幸好DJI、Garmin和VANTRUE等中国品牌运动相机一样面临高关税,损失的份额主要还是被GoPro和偏低端的AKASO、SJCAM以及白牌吃掉了。
AKASO、SJCAM以及白牌主要集中于50至70美元的价格区间,就算增加了104%的关税,其亚马逊售价仍然可以保持在100美元以内,相比于550美元以上的Insta360和DJI的高端产品以及399没有的GoPro13,性价比优势依然明显。
2. 渠道生态瓦解
招股书显示,影石通过Best Buy、Costco等美国主流渠道实现线下销售占比38.28%。高关税下,渠道商可能要求重新谈判分成比例或终止合作。亚马逊等线上平台也将因价格竞争力下降而降低流量倾斜,形成“销量下滑→排名下降→流量减少”的恶性循环。图片
3. 供应链重构压力
为规避关税,企业通常选择海外设厂。但影石核心芯片依赖索尼、安霸等供应商,短期内难以实现供应链转移。招股书披露,其芯片采购占原材料成本的26.9%,且“可替代性较差”。若仓促将组装环节转移至东南亚,物流与品控成本将吞噬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
图片
三、 Insta360的应对之道:创新为矛,韧性为盾
面对关税带来的挑战,Insta360并非束手无策。它的应对策略,恰恰体现了其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的韧性。
强化创新,提升产品价值与议价能力: 这是Insta360最核心的武器。
通过持续推出具有颠覆性功能、独特体验的产品(如超强防抖、AI剪辑、隐形自拍杆效果、高分辨率全景等),Insta360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非买不可”的认知。当产品足够独特且优秀时,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即使因为关税导致价格有所提升,核心用户群体依然愿意买单。这本质上是利用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策略来对抗成本压力。
提升产品的软件和服务价值。Insta360的App和编辑软件也是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增加创新功能,提升用户粘性,也能间接抵消部分硬件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灵活的定价与市场策略:
动态定价: 根据不同市场的关税情况、竞争状况和消费者购买力,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可能在美国市场小幅提价,同时在其他未受关税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市场(如欧洲、亚洲)维持价格稳定甚至采取促销,以保持整体销量和市场份额。
优化渠道结构: 加强线上直销渠道(DTC, Direct-to-Consumer)的建设。虽然依然要面对关税,但减少中间环节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最终售价和利润空间。同时,与关键分销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成本压力。
全球化布局的深化:
市场多元化: 大力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特别是欧洲、日韩、东南亚等潜力市场。财报或公开信息可能会显示其在这些区域的增长情况(需核实)。当来自非美市场的收入占比提高时,对美国市场关税的敏感度自然会下降。这是一种典型的风险分散(Diversification)策略。
供应链韧性建设:
虽然公开信息可能不多,但可以合理推测,Insta360的管理层一定在评估和探索供应链多元化的可能性。这可能包括:
寻找中国国内符合要求的替代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
评估在新加坡(加征10%关税)等地区设立生产基地的可行性。这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政治风险、产业链配套等多种因素。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决策过程。
内部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
在研发、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非关税相关的成本,为吸收关税成本腾挪出空间。
四、 宏观视角:贸易摩擦下的科技企业生存法则
Insta360的案例,是中国众多在全球化浪潮中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面对地缘政治风险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更广泛的趋势和启示:
“硬科技”与品牌是核心竞争力: 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真正拥有核心技术、难以被轻易替代的产品,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是企业最可靠的护城河。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模式,在关税壁垒面前显得尤为脆弱。
全球化战略从“效率优先”到“韧性优先”: 过去,全球化布局更多考虑的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现在,企业必须将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抗风险能力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多元化布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常态化经营要素: 企业,特别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必须建立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感知、评估和应对机制,将其纳入日常经营决策和长期战略规划中。
创新驱动的本质不变: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通过持续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创造新价值,始终是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关税可能会增加成本,但无法阻止真正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市场。
图片
五、 结论: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为王,韧性致远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美关税战对Insta360的影响有多大?
答案是:影响切实存在,挑战不容忽视,但远未到“致命”的程度。
关税直接推高了其在美国市场的运营成本,考验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定价策略。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也对其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然而,我们更应看到Insta360的“反脆弱”能力。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产品创新,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为其赢得了与成本压力博弈的筹码。灵活的市场策略和积极的全球化布局,则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的风险。
图片
从经济学角度看,Insta360的应对策略,本质上是在外部约束(关税)下,通过内部优化(创新、效率)和外部调整(市场多元化、供应链潜在调整)来寻求新的均衡点。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短期的阵痛和调整成本,但也是企业提升内功、增强长期竞争力的契机。
未来,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依然存在变数,关税问题可能长期化、复杂化。对于Insta360而言,前路并非坦途。它需要:
1.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保持技术领先,不断推出让市场惊艳的产品,这是根本。
2. 深化全球化运营: 不仅是市场多元化,更要探索供应链和生产布局的全球优化,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3. 精细化管理: 在成本控制、渠道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到极致,提升运营效率。
4. 敏锐把握政策动向: 密切关注主要市场的贸易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总而言之,关税阴云虽浓,但并未遮蔽Insta360“全景”视野中的创新之光。
这家公司用自身的实践证明,即使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依靠真正的科技创新和灵活坚韧的经营策略,依然可以在全球市场劈波斩浪。
挑战是严峻的,但对于像Insta360这样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每一次危机或许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最终,决定其未来的,不是关税本身,而是其持续创新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速度。
而这股票配资如何选择配资平台,或许正是所有身处变局中的中国科技企业需要思考的共同命题。